去年以来,市科协以科技馆这一科普主渠道为平台,切实助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市科协利用科技馆内现成的展项展具,开展科学素质提升活动,以提高青少年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同时,还专门增设快乐科普实验秀活动,用日常生活碰到的科学问题,进行现场实验,与中小学师生互动。科技馆辅导员还自编自导自演青少年科普剧,组织了全市中小学科普剧汇演。 市实验高中学生李名洋,是广西唯一走进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大会,参加全国决赛的选手,并在2017年10月的全国科学素质大会决赛中,与其他省(市)选手混合组队闯进八强。 在2017年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市选送参赛项目81个,获一等奖6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55个;2名科技辅导员获优秀辅导员称号;1个单位获科技教育创新优秀学校荣誉称号;3个单位获基层赛事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2件作品获2017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2018年3月由市科协、市教育局联合组织的参赛队在第33届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喜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助力机器人竞赛创佳绩。广西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已有十多年历史,我市依托科技馆这个科普主渠道,在科技馆创建了机器人工作室,为全市中小学校培训科技辅导员和广大青少年开展机器人竞赛提供主阵地,去年共举办了机器人竞赛培训班3期,培训了中小学科技辅导员和学生骨干50多人。2017年在上年获得基本技能项目和WRO足球项目冠军的基础上,我市又组织18支队伍参赛,在机器人基本技能比赛项目中,获一等奖8个,二等奖4个;在机器人WRO足球比赛项目中,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在机器人WER工程创新赛中,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
——助力提升校园科普服务能力。市科协组织人员深入边远乡村小学开展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一是按照广西科协的要求,把科普大篷车“月月行”与快乐科普校园行活动整合起来。2017年至2018年2月,组织科普大篷车进校园13次。在2018年元旦春节期间走进偏远的滩营乡立高、那梭镇的稔稳、东山小学,展出科普展品展具,传授科学原理,为孩子们送去丰富的科普大餐。二是与城区中小学、幼儿园联合,组织学生、儿童到科技馆开展活动17次。三是与市妇联联合举办“艺术科技教育走基层”活动。每月定时到各个县(市、区)乡村中小学校,将艺术和科技教育带进课堂,让40分钟的课堂教育更加生动有趣,让基层儿童共享校外教育特色资源。四是指导上思中学、东兴市京族学校等学校开展校园科学节活动。五是组织开展每年一次的广西“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活动。邀请自治区级科技教育专家走进市一中、市二中、市三中、东兴实校作校园科普报告(讲座)6场次。这些活动覆盖了全市30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向中小学生发放科普读物5000多份(册),参与和受教育的青少年、儿童达3万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