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针对新冠病毒最有效的防护就是接种新冠疫苗,加上良好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消毒,可以有效地切断传播途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公共场所中我们该如何消毒。
新冠病毒通过外环境传染人是需要具备一定的病毒数量的,同时也取决于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最重要的是需要有一定的接触时间才能够造成感染,所以我们提倡开窗通风,就是希望尽快能够稀释掉室内环境中的病毒的数量,排到室外的病毒很容易就死亡了。因此没有必要在室外进行大规模的消毒,无效且浪费有限的资源。
消毒方式主要分为空气消毒、环境物体表面消毒以及手消毒等三种。科学消毒,一方面选用消毒产品要检查外包装是否标明“消毒产品卫生许可证号”,这样的消毒产品就可以安全使用;另一方面选择合适消毒方法,要按照使用说明选择正确的消毒方式及合适的消毒剂。只有科学消毒才可以达到效果。
消毒时,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的消毒目的,是空气消毒还是环境物体表面消毒,然后选择正确的消毒方式及消毒剂。
空气消毒,是消灭悬浮在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目前市面上空气消毒剂主要有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需要通过超低容量喷雾器等器械将消毒剂悬浮在空气中一定时间从而灭活空气中的病毒, 达到消毒目的。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是消灭物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目前市面上表面消毒剂主要有含氯消毒剂、酒精、复合季铵盐等,需要擦拭或喷洒的方式对掉落在地面和物体表面的病毒进行灭活,达到消毒目的。
手消毒剂推荐选择含酒精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需要我们对手的每一寸皮肤进行有效的接触,因此,使用“七步法”洗手能够达到手消毒目的。
最后,餐饮具消毒可使用高温煮沸或者蒸汽消毒,耐高温衣物可选择热力洗涤即可,勤晒衣被。
因此,超市、商场和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以及办公场所、学校等室内区域,现阶段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有条件的可以选择添置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空气消毒设备。对于运行中的空调通风系统每周应对滤网进行清洗、消毒,定期对管道设备进行清洁、消毒。同时增加卫生间、地下室、电梯间这些地方的排风量。
其次,对于上述场所的整体环境应当保持干净整洁,在入口处和卫生间设置足够的消毒设备,倡导公众做好手卫生和消毒。对于室内环境物体表面建议每日进行至少两次的预防性消毒。对于卫生间以及电梯间这类密闭狭小的空间,以及自动扶梯扶手、门把手、公共座椅、购物篮、购物车和临时物品存储柜、娱乐设施、教室内课桌椅和教具等经常手触摸的地方应重点进行消毒并增加消毒频次。这些场所的预防性消毒推荐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2000mg/L的复合季铵盐进行消毒,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
无论哪种消毒方式作用完毕后,功效也就降低了,也存在着消毒因子残留的问题。所以化学消毒剂不可对人喷洒,更不可对食物进行直接喷洒。回到家后只需要将衣物和鞋帽更换至指定区域,清洗双手即可。严禁用酒精对空气进行消毒。